请求钩子(Hook)
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过程中,有些准备工作或扫尾工作需要处理,比如:在请求开始时,建立数据库连接;在请求结束时,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。为了让>每个视图函数避免编写重复功能的代码,Flask提供了通用设施的功能,即请求钩子。通过请求钩子,我们可以对请求进行预处理(preprocessing)和后处理>(postprocessing)。
Flask的请求钩子通过装饰器实现,每个钩子可以注册任意多个处理函数,默认的五种请求钩子如下:
钩子 | 说明 |
---|---|
before_first_request | 注册一个函数,在处理请求前运行 |
before_request | 注册一个函数,在处理每个请求前运行 |
after_request | 注册一个函数,如果有未处理的一场抛出。会在每个请求结束后运行 |
teardown_request | 注册一个函数,即使有未处理的异常抛出,会在每个请求介绍后执行。如果发生异常,会传入异常对象作为参数注册到函数中 |
after_this_request | 在视图函数内注册一个函数,在这个请求结束后运行 |
假如我们创建了三个视图函数A、B、C,其中视图C使用了after_this_request钩子,那么当请求A进入后,整个请求处理周期的请求处理函数调用流程如图:
上下文
什么是上下文?上下文相当于一个容器,它保存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,它是当前环境的一个快照(snapshot)。
Flask中有两种上下文,程序上下文(application context)和请求上下文(request context)。
程序上下文中包含了程序运行所必须的信息;请求上下文里包含了请求的各种信息,比如请求的URL、HTTP方法等
上下文全局变量
我们知道,Flask将请求报文封装在request对象中。按照一般的思路,如果我们要在视图函数中使用它,就得把它作为参数传入视图函数,就像我们接收URL变量一样。但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重复,而且增加了的程序的负担。
不一般的是,我们可以从Flask导入一个全局的request变量,在视图函数中直接调用request的属性获取数据。这是为什么?因为Flask会在每个请求产生后后自动激活当前请求的上下文,激活请求上下文后,request被临时设置为全局可访问。在每个请求结束后,Flask就会销毁对应的请求上下文。
Flask提供的四个上下文全局变量如下:
变量名 | 上下文类别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current_app | 程序上下文 | 指向处理请求的当前程序实例 |
g | 程序上下文 | 替代Python的全局变量用法,确保仅在当前请求可用,用于存储全局数据,每次请求都会重设 |
request | 请求上下文 | 封装客户端发出的请求报文数据 |
session | 请求上下文 | 用于记住请求之间的数据,通过签名的Cookie实现 |
- 不同的视图函数中,request对象都表示和视图函数对应的请求,也就是当前请求
- 程序存在多个程序实例的情况,使用current_app可获取对应的实例
上下文的激活
请求进入时,Flask会自动激活请求上下文,此时程序上下文也被自动激活。请求处理完毕后,请求上下文和程序上下文也会自动销毁。两者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。
Flask自动激活上下文的情况:
- 使用
flask run
命令启动程序时 - 使用旧的
app.run()
方法启动程序时 - 执行使用
@app.cli.command()
装饰器注册的flask命令时 - 使用
flask shell
命令启动Python Shell时
- 使用
手动激活的方法:
- 使用with语句,程序上下文对象可通过app.app_context()获取
- 使用push()方法激活程序上下文
- 请求上下文可以通过test_request_context()方法临时创建
1 | >> from app import app |
1 | >> from app import app |
1 | >> from app import app |